EP14隨園食單(飯粥單-粥)——袁枚對粥的高規格標準:水米融洽,柔膩如一(看來我的粥是入不了他的法眼了)

民以食為天,「吃」在我們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今天介紹的這本「隨園食單」是一本集食材、南北菜點和烹飪要領於一身的重要著作,在介紹隨園食單之前,得先聊聊這本書的作者——袁枚。

袁枚是清朝人,幼時家貧,當時父親四處當幕賓,全靠母親做女紅針線活養家,寒門子弟想要翻身多半還是得靠讀書考取功名,奮發讀書的袁枚在十二歲就考上了秀才,鄉里稱讚他是神童,之後受人提拔推薦入學讀書,再考試等等,二十歲中舉人,二十四歲中進士,之後被外派到其他幾個縣做縣令,治理有方,他父親曾經擔心他太年輕,不懂為官,私下裡探訪了當地民眾,都獲得一致好評。

儘管是這麼好的縣老爺,但因著無意官場,三十八歲就辭官退休了,還寫了副對聯:「不作高官,非無福命終緣懶;難成仙佛,愛讀詩書又戀花。」有些或許會覺得這帶著點自嘲意味,但我個人還挺喜歡這副對聯的,寫著他灑脫豁達的真性情,且熱愛生活及時行樂,只是他對聯裡的「戀花」就比較浪蕩了點,很少有人這麼直言不諱自己放蕩不羈愛美人。

袁枚在官場生涯其間投資地產賺得家財萬貫,買下了小倉山的隋赫德的織造園舊址,重新裝潢一下增加些裝飾後,命名「隨園」,並在此養老,因此他又別稱「隨園主人」、「隨園老人」及「隨園先生」。

愛生活、愛讀書、愛美食又愛美人的袁枚除卻以上投資發家致富和官場成就之外,更著名的是他文采斐然,擅長詩、駢文(是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)、小品文等,在當時更與紀昀紀曉嵐齊名,時稱「南袁北紀」,有著作:隨園詩話、小倉山房文集、祭妹文、子不語、隨園食單等。順帶一提志怪小說中,南袁北紀,袁枚有子不語,紀曉嵐有閱微草堂筆記,子不語最近被我拿作隨手小讀物,感覺像是鄉野奇談,而閱微草堂筆記前些年曾借閱過,可惜一章都沒看完就看不下去,說不定看完子不語的我到時候就能把它啃完,在做這篇的時候查資料,見過有人比較這兩本,說子不語像是巷口老大爺的閒聊,閱微草堂筆記卻讓人心底發寒,看來可以挖個有生之年系列,等我讀完閱微草堂筆記可能可以做篇比較。

言歸正傳,說回隨園食單,這本書就是總結了袁枚的美食經驗談,首先是「須知單」 和「戒單」,寫的是關於下廚,你不可不知的十件事,開個玩笑,不過的確是寫著關於下廚的「須知」和「不可以」的部分,例如火候、搭配、作料、洗刷等,甚至器具的選用、上菜、時節以及清潔都是「須知單」裡列出來該注意的,另外的「戒單」如:戒縱酒、戒暴殄、戒走油等等,除了用餐時不能做的、料理食物時不可以做的之外,還有戒火鍋這種,宴客時的不可以。

這些守則之後才是食材的部分,有海鮮、河鮮、水族、羽族、牲畜等,素菜、小菜和點心等,匯集了南北菜點,也有飯粥和茶酒單,可以說是吃的、喝的、正餐、小點都無所不包了。

今天主要是看「飯粥單」的粥的部分,這是我接觸隨園食單的第一單,開篇說道:「粥飯本也,余菜末也。本立而道生。作『飯粥單』。」意思是飯和粥是一餐飲食的主要根本,其他菜肉都是相襯的,根本確立,其他的自然相應而生,足以得見袁枚對於飯和粥的看重。

粥這篇寫著:「見水不見米,非粥也;見米不見水,非粥也。必使水米融洽,柔膩如一,而後謂之粥。」說的是他對於粥的定義,都是湯水看不見米粒,這樣不行;米粒居多而不見湯水,這也不行。需得將水和米熬煮至融合一塊,質地柔膩才行。在現代,較貼合袁枚這種水米融洽如一的粥,應當就屬廣東粥了。

先寫了粥的狀態,連用料也須講究,他認為當時有些用鴨肉煮粥,或是用果品煮八寶粥的,都失去了粥最正統的味道,如果一定要加料進去,「以五穀入五穀,尚屬不妨」,用穀物配著煮粥才行,還指出夏天用綠豆,冬天用黍米。

而吃粥的時機更是要點,他引用了他老師尹繼善的話:「寧人等粥,毋粥等人。」,認為這話說得太確切要領了,就是避免粥熬好後,隨著時間味道變了,湯也乾了,失去了吃粥最好最美味的時機。順口一提,尹繼善任職文華殿大學士和軍機大臣,還是東宮三師之一的太子太保,以及作過八任的總督,女兒還嫁給了乾隆第八子,袁枚和尹繼善師生情誼甚篤,有些人認為袁枚官場得意,多半還是因為用心巴結逢迎老師,所以才能有老師撐腰,但我想,這就見仁見智了,倘若難得有這麼個老師,作風清正,學多識廣,而且還和自己有諸多趣味相投之處,鐵定也會忍不住想要多親近這位老師吧!尹繼善生前,袁枚曾和他的好友、尹繼善第六子尹慶蘭(字似村)通信,探聽一下老師的口味,還幽自己一默:「我不是新嫁娘,而尹兄卻恰似小姑。」之後尹繼善病逝,袁枚為他寫了悼亡詩,乾隆則下令讓他葬入賢良祠,諡號文端。

說回隨園食單,袁枚文末寫到某次他去別人家作客,這人家就是個本末倒置的例子了,菜餚尚可,但是粥飯粗礪,勉強吃進去,回家就生了場大病,於是袁枚便拿此事打趣,笑說是五臟神落難受苦了。

我之所以作這篇隨園食單的分享,恰好是這幾天剛好煮了粥,不免想起這篇,雖然我喜歡吃的粥不是像袁枚文中說的那種,我比較喜歡看得見米粒,將米煮到開花但不至於變形太過的狀態,而且也喜歡加入雞肉、豬肉一起煮粥,素菜則是菌菇、筍子、蘿蔔等。吃食本是人各有不同的喜好,也歡迎有不同看法、料理方法或相關的文章分享給我哦!

最後關於隨園食單這本書,若是純粹當食譜來看,可能會感到困惑,因為裡面有不少沒有特別詳細的說明料理步驟,烹煮時長或佐料配料的量也不是描寫得特別清楚,可能是因為袁枚畢竟不是真正下廚的那位,但一如我在飲膳札記分享的,有些東西只可意會,不可言傳,到時我們就「隨心所欲而不逾矩」吧!

 音樂來源: 晚安說nightalk

PODCAST已上架囉~可以在apple podcast 、sound on與spotify上搜尋我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EP7飲膳札記(炒米粉)——每個母親煮的都是世上最好吃的!(獨特的文化傳承,擼起袖子學起來再傳下去)

EP1飲膳札記分享——烤烏魚子(美食與溫情的回憶錄)